据流通业界31日消息,受线上消费趋势日益显著、经济低迷及极端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韩国大型超市和便利店等线下流通企业营收出现负增长,这是自2020年以来首次在上半年呈下滑趋势。业界普遍期待“民生恢复消费券”或将改善下半年消费心理。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韩国线下流通企业营收同比下降0.1%,这也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首次负增长。上半年线下营收增幅自2021年的8.6%后持续走低。相比之下,线上营收增幅从2021年的16.1%降至2023年的7.2%,今年又跃升至15.8%。
分行业来看,今年上半年大型超市营收同比下滑1.1%,在所有线下流通行业中跌幅最大。便利店也下降0.5%。百货店虽实现增长,但增幅仅为0.5%。这与去年同期百货店与便利店3%至5%的营收增幅形成鲜明对比。
由于今年3月中旬前持续降雪、气温骤降,春季时尚类商品业绩尤为惨淡。实际上,在百货公司中唯一按月公布业绩的新世界百货,从今年2月至6月期间连续出现负增长。所幸奢侈品等国际知名品牌的销售业绩,才得以避免上半年百货店的整体营收下滑。
业内人士表示,高利润的时尚类商品在上半年销售疲软,加之经济低迷,许多VIP客户相较于消费,更倾向于持币观望。
值得注意的是,支持使用民生恢复消费券的便利店行业自4月起连续三个月营收出现负增长,因此对下半年销售回暖寄予厚望。便利店业界相关人士表示,与新冠疫情时期发放的“紧急灾难支援金”不同,此次消费券恰逢假期,在提振消费上将发挥显著效果。
不过,对于无法使用消费券的大型超市而言,营收或将面临下滑风险。2020年至2021年“紧急灾难支援金”发放时期,由于同样不适用于大型超市,导致其营收月均下滑5%至10%。为此,近期易买得(Emart)与乐天玛特纷纷展开大规模促销活动,积极吸引消费者。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政府或将进一步加强对大型超市的监管,行业气氛趋于紧张。若下半年营收持续低迷,企业或需通过调整利润率等方式应对经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