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6月全产业生产在汽车和半导体的带动下,时隔三个月重回增长轨道。服装、化妆品等消费品销售回暖,带动消费额四个月来首次转正。然而,受运输设备投资持续低迷影响,设备投资已连续四个月下滑,创下近七年来最长跌幅。
韩国统计厅31日发布的《6月产业活动动向》显示,剔除农林渔业后的全产业生产指数(经季节调整)为113.8(以2020年基准为100),环比增长1.2%。此前,该指数已连续两个月下滑,4月下降0.7%,5月再降1.1%。
此次回升主要得益于制造业回暖,环比增长1.7%,带动矿工业生产同步增长1.6%。其中,半导体(6.6%)、汽车(4.2%)和金属加工(4.7%)表现突出。但电子零部件环比大幅下跌18.9%,创下自2008年12月(-30.9%)以来的最大跌幅。
统计厅服务业动向科长崔昌润(音)指出:“电子零部件主要供应智能手机产业,受关税不确定性影响,智能手机所需的OLED和LCD偏光膜的出货量大幅减少。”
制造业出货量环比增长1.8%,其中半导体和石油精炼增势明显。汽车内销出货增长4.1%,出口出货也上升1.7%,整体表现稳健。
内需指标同样呈现回暖迹象。服务业产出受金融、保险等行业拉动,环比增长0.5%;零售销售额指数同样上涨0.5%,结束了自3月以来连续三个月的下降趋势。
分品类来看,乘用车等耐用消费品销售下滑1.6%,但服装(4.1%)和化妆品(0.3%)等准耐用品及非耐用品销售均有所增加。崔昌润分析称:“补充预算发放的消费券尚未完全反映在6月数据中,但消费心理自5月起已明显回暖。”
然而,设备投资环比下降3.7%,已连续四个月为负,创下自2018年2月至6月以来的最长跌幅。崔昌润指出:“2月半导体制造设备投资大幅增加,形成基数效应,导致同比数据连续五个月增长,整体投资水平依然较高。”
建筑业同样显现复苏态势。6月建筑完工量环比增长6.7%,时隔四个月重回正增长。虽然土木工程下降2.8%,但建筑工程增长10.3%。崔昌润表示:“建筑业低迷有所缓解,但完工量同比已连续14个月减少,全面复苏仍需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