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韩国庆州正式拉开大幕,来自亚太地区的企业领袖齐聚这座千年古都。本次峰会主题为“我们构筑的可持续明天——连接、创新、繁荣”,在各国纷纷推进以本国为中心的产业重组之际,韩国企业却选择以“开放式创新”和“本地化”为双引擎,稳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布局。
▲制造企业亚太“技术外交”舞台大放异彩
据业界30日消息,三星电子目前正以中国西安的半导体工厂和越南北宁、太原工厂为基地,加强全球生产网络的效率。越南目前是三星智能手机核心生产基地,超过一半的智能手机产自当地。三星在越南的研发中心拥有超过3000名研究人员,今年与越南政府签署了下一代人工智能(AI)与显示技术的联合研究谅解备忘录(MOU),加快以技术为中心的合作模式转型。
HS晓星集团多年来对亚太地区经济做出巨大贡献,自2003年起在中国嘉兴、青岛、江苏等地建立起本地化生产体系,为遍及全球的客户提供安全带、安全气囊纱线等工业材料。HS晓星集团在越南市场也表现突出,自20年前在越南胡志明市、同奈省、广南省等地建立大规模生产基地,成为在越南投资规模最大的韩企之一。
HS晓星集团副会长赵显相担任韩越经济合作委员会委员长,积极推动两国商贸与人文外交合作。集团通过扩大在当地技术岗位招聘,带动当地产业生态同步发展,被视为APEC倡导的“包容性增长”典范。
LG电子目前以越南海防工厂为中心,扩大车载电子零部件生产线,通过与日本、中国台湾企业合作提高软件自研比例,推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与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本地化研发。并在中国专注于扩大暖通空调(HVAC)业务。
SK海力士目前在中国以无锡、重庆、大连工厂为中心提高生产效能,加快绿色环保设备优化应对中国的碳排放监管。今年上半年,SK海力士携手中国政府启动碳中和半导体产业集群建设磋商,以实际行动支持APEC提出的气候与技术同盟议题。
韩华集团以越南市场为核心,围绕航空航天和食品餐饮业两大支柱加强海外布局,加速开拓亚洲市场。韩华航空航天在河内建设首家海外发动机工厂,为全球三大航空发电机制造企业提供零部件,在乐高科技园生产供波音、空中客车公司用的140多款零部件,成为越南唯一的一级航空零部件生产基地。旗下餐饮子公司爱味弘(Ourhome)在越南运营60处团体供餐点,以本地化菜品战略扩大市场份额,航空配餐子公司HACOR则为10多个国家的航空公司提供每日约1.5万人飞机餐,销售额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食品流通企业扎根本土市场
韩国食品流通企业奉行本地化和品牌定位双轨并行战略,绘制新的发展蓝图。好丽友、衣恋、希杰、LG生活健康等正逐步从单纯出口企业转型为扎根本土市场的韩国企业。
凭借精准的时机和本地化战略,好丽友在中国和越南延续销售神话。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中国市场后,始终保持市场龙头地位,巧克力派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零食。在越南巧克力派已成为跨越代际鸿沟的文化标志,近来还使用当地农产品推出薯片、米饼等零食,扩大产品矩阵,成为食品企业本地化标杆。
衣恋集团作为韩国时尚的领军企业,正在重新调整亚洲服装流通网络。集团以中低价位的SPA品牌重返中国和东南亚市场,推出与设计师合作的联名系列。尤其在越南、马来西亚等地推出线上专属品牌,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希杰集团依托主打业务食品和娱乐布局亚洲市场。希杰第一制糖通过越南和印尼工厂,生产符合当地消费者口味的即食米饭和必品阁饺子,销量显著提升。希杰娱乐则搭上韩流文化内容快车,推动饮食与文化共同传播,与APEC倡导的“文化交流促经济合作”理念相映成彰。
一度陷入低迷的LG生活健康凭借高端品牌“The后”突破危机,以中国及东南亚VIP消费者为核心,重塑韩国美妆品牌形象,调整产品线为高价、少量、定制。同时依托研发中心加强对当地消费者大数据的分析,加速转型为全球高端美妆企业。
韩国进出口银行对外经济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李美惠(音)称,APEC不仅仅是单纯的外交活动,更是韩国企业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环境巨变的重要战略对话平台。韩国在半导体、电池等核心产业中处于全球供应链枢纽地位,企业在海外建设的工厂、研发中心等不仅有助于稳控全球供应链,也对韩国巩固技术主导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