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银行(央行)金融货币委员会23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年利率2.5%不变。
去年10月,韩国银行将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首次转向宽松政策,并在11月意外连续降息。今年2月和5月再次降息,旨在支撑因建筑业与消费低迷及美国关税影响而放缓的韩国经济。然而,鉴于房地产市场过热,央行自今年7月起已连续三次维持利率不变。
韩国政府今年6月和9月相继推出房地产调控措施,但未能遏制首尔房价的上涨势头,本月又追加出台所谓“10·15对策”。在此背景下,韩国银行认为,若此时贸然降息,恐将进一步刺激借贷购房需求,推高房价。同时,近期韩元兑美元汇率徘徊在1430韩元附近,汇率进一步上升的风险也成为重要考量因素。
根据韩国房地产院数据,以本月13日为基准,首尔公寓价格较两周前上涨0.54%,涨幅扩大。政府近期发布的“10·15对策”中,将首尔及首都圈主要地区指定为土地交易许可区,并将高价住宅(超过15亿韩元)抵押贷款额度下调至2亿至4亿韩元。
有分析指出,若央行在政府推出房地产调控政策后不久选择降息,无疑将与政府措施形成“政策不协调”,加剧市场波动。韩国银行行长李昌镛在20日国会国政监察中表示:“央行不会通过进一步增加流动性来为房地产市场‘火上浇油’。”
此外,韩元汇率波动同样是维持利率不变的重要原因。本月14日,首尔外汇市场韩元兑美元收盘价报1431韩元,为4月29日以来首次重回1430韩元区间。若降息导致韩元进一步走弱,汇率可能长期维持在1430韩元以上水平。同时,半导体出口回升、股市上涨带动消费心理改善,以及明年经济增长率有望恢复,也使进一步降息的必要性有所减弱。
NH金融研究所所长赵永茂(音)分析认为:“如果房地产与汇率的不稳定状况持续,央行在11月下调利率的可能性将显著降低。只有当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市场趋稳时,降息空间才可能重新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