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医疗器械业界24日消息,Nueyne、Corelinesoft、MEDICAL IP等韩国企业凭借先进技术,正加速布局规模高达26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5万亿元)的中国市场。由于中国市场重视人工智能(AI)与数字技术融合的医疗器械,韩国医疗器械企业进军势头持续升温。
近期,Nueyne通过中国当地医疗企业平台获得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快速审批,并于本月22日正式在中国推出治疗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与发展障碍的医疗器械“Smile”。该器械采用非药物疗法,可有效提升注意力并促进认知功能发展,这一疗法避免药物治疗或能产生的局限性。该公司表示,本次产品发布是韩国医疗器械企业首次获得该审批并投入使用的案例,现已完成首例患者的注册。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是国际医疗旅游示范区,也是中国首个以真实世界数据应用于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医疗特区。因该区享受特殊优惠政策,在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前,可向患者提供医药品与医疗器械。
近期,Corelinesoft也与盐城苏海制药签署关于扩展AI平台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谅解备忘录(MOU),并将此次合作视为布局亚洲市场的重要一环。因此,两家公司将在一个周期内开展合作,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共同开发新产品,并创造临床与业务协同效应。凭借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医疗中心与基于人工智能数据采集程序,苏海制药正全力扩展本地人工智能市场。
Corelinesoft代表金珍国(音)表示:“中国不仅对技术要求高,相应监管制度也相对复杂。因此,与熟悉当地监管制度的可靠伙伴合作至关重要。我们将与苏海科技合作的基础上,加速布局亚洲地区人工智能医疗诊断生态系统。”
此前,MEDICAL IP正式向中国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北京协和医院(PUMC)提供医疗人工智能软件。本次提供的产品是MEDICAL IP自主研发的体成分分析软件“DeepCatch”,这也是首家韩国数字技术健康管理企业向中国本土医院提供医疗人工智能并商用化的企业。该公司计划借此机会将不断扩大其在中国人工智能医疗方案的布局。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对韩国企业而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今年3月在重庆召开的“2025年中国医学装备大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1.3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
其中,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交易额为791亿美元,进口额为440亿美元,同比增长5%。目前,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共有22个类别、110余个品种。
随着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对人工智能医疗的热衷,韩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脚步将不会停止。中国医学装备大会相关人士表示,在过去十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迅速。此外,未来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器械将加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