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面向全国销售额前600强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于25日公布的《10月企业景气展望指数(BSI)》调查结果显示,以今年10为基准,BSI指数为96.3,已连续三年七个月保持悲观,尤其企业投资信心预计将进一步萎缩。
尽管本次BSI指数创去年12月(97.3)以来的最高水平,但自2022年4月(99.1)以来,已连续43个月低于基准线100。BSI用于衡量企业对下月经济形势的预期,若高于基准值100,表明企业对经济前景趋于乐观,低于100则相反。
从细分项目来看,投资(89.7)、就业(91.0)、资金状况(91.6)、盈利能力(92.3)、出口(93.7)、内需(94.2)等多项指标均表现低迷,而库存指数(105.0)高于基准线100,反映出库存过剩,同样属于负面信号。韩经协分析称,受经济长期疲软,以及关税等对外不确定性增加等影响,且对企业监管政策趋严的担忧,企业在投资方面的不安情绪显著上升。
分行业来看,制造业BSI为96.8,非制造业为95.8。制造业中,非金属原料及制品(75.0)、普通及精密机械设备(90.5)、纺织服装及皮革鞋类(92.9)、金属及金属加工制品(93.3)、石油炼制及化学(93.5)等五大行业预计将持续处于低迷状态。,尽管半导体、汽车、造船等主要出口行业表现有所改善,但下游产业如石化、钢铁等行业长期不振,导致相关零部件与原材料供应商的景气预期依然偏低迷。
非制造业方面,建筑(82.2)、休闲住宿及餐饮(92.9)、信息通信(93.8)等行业预计将面临持续压力。相比之下,部分行业展望较为积极,包括制造业中的电子及通信设备(115.8)、汽车及其他运输设备(102.9),以及非制造业中的专业、科学、技术及企业支援服务(113.3)。
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镐(音)表示:“在当前企业经营环境极为严峻的情况下,投资信心萎缩可能对经济增长构成显著负担。政府应在稳定对外通商环境的同时,大力推进监管制度创新,以提振企业信心并促进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