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韩国超四成”孤独死”案例为低保人群 社会安全网仍存漏洞

报告:韩国超四成”孤独死”案例为低保人群 社会安全网仍存漏洞

韩国保健福祉部委托社会保障信息院于5日发布的《基于“孤独死”案例的原因剖析与预防体系研究》显示,截至2021年,孤独死案例中有44.3%为基本生活保障受益人群(低保人群)。这表明,即便处于社会安全网之中,仍有人难以避免孤独死。

“孤独死”是指一个人独自生活、与家人或亲戚断绝联系、因自杀或疾病死亡,且尸体在一定时间后才被发现的情况。

研究显示,孤独死并不限于特定年龄段,其中50至60岁的中壮年男性占比超过半数。这类群体多因失业、创业失败或离婚等突发生活危机而与社会隔绝,习惯自我孤立,不轻易寻求帮助。专家认为,这一现象已超出个体脆弱的范畴,反映出深层的结构性问题。

报告还指出了一种更为隐蔽的“潜在孤独死”现象。即便与家人同住,如果失能老人因照护者意外去世而无人照料,也可能孤独死去。福利制度的盲区,使这些本可避免的悲剧仍在上演。

值得关注的是,青年群体的孤独死问题也日益严峻。学业和就业压力、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以及精神健康问题交织,使部分青年在困境中选择自我孤立,甚至采取极端行为。如何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稳固的社会融入渠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报告通过对特定地区的“社会性尸检”发现,居住环境也是关键因素。廉价单间和考研住宿密集区人口流动性高,邻里关系疏远,匿名性强,这加剧了社会孤立,使居民在危机来临时难以获得援助。

专家呼吁,应超越零散应对,尽快建立系统化的孤独死预防机制,包括整合福利、医疗、就业、住房等信息,提前识别风险并主动干预;完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避免引发家庭关系紧张;同时重建紧密的社区联系,修复社会关系网络。

报告最后强调:“孤独死并非个人过错,而是全社会的责任。倾听邻居的无声呼救,建设可靠的社会支持网络,是韩国社会亟需面对的重要课题。”
 

在首尔永登浦区的“胶囊房”聚居区,一位老人提着纸箱走在街上。【图片来源 韩联社】

 

Author: NEWSPIC

답글 남기기

이메일 주소는 공개되지 않습니다. 필수 필드는 *로 표시됩니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