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政府近期宣布将分阶段推行“每周四天工作制”,然而专家指出,该政策难以在短期内有效缓解持续低迷的出生率问题。
韩国女性家族部日前在“2025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妇女经济会议”上,就提升女性经济参与度的政策方案进行了专题研讨。当天默克医疗保健全球执行副总裁李分辉(音)在演讲中指出,当前全球范围内仍有24亿女性无法获得平等的经济参与机会,且全球76%的无偿照护工作由女性承担。她强调,必须通过公共部门与私营企业的协同合作,不断完善社会照护基础设施,构建家庭友好工作环境。
默克集团在性别平等领域表现卓越,不仅入选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最佳女性企业”榜单,更连续四年在企业平等指数评估中获得满分。针对近期热议的“四天工作制”政策,李分辉表示,单纯缩短工作时长并非解决低出生率问题的有效方案。即便实施周一至周四上班、周五至周日育儿制度,也无法确保儿童仅在周末出现健康问题。她建议政府部门与企业等利益相关方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同时加强与国际社会在工作家庭平衡政策方面的经验交流。
默克韩国代表克里斯托夫·哈曼(Christoph Hamann)指出,尽管韩国已建立相对完善的社会福利政策体系,但受传统“察言观色”文化影响,许多政策福利未能充分发挥实效。他表示,即便是已晋升至高管的韩国女性,当子女患病时往往不会直接向上级说明情况,而是选择以个人病假形式处理。这种文化现象亟待改变,应当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职场环境,使员工能够坦然表达需求并充分享受既有政策福利。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济学家瓦莱丽·弗雷(Valerie Frey)分析认为,当“工作与生活平衡”被打破,女性往往被迫在生育与职业发展之间做出抉择,直接加剧出生率下滑趋势。工作时间过长还会剥夺父母与子女共处的晚间时光。
她还表示,应当重新审视并提升社会对照护劳动的价值认知。虽然卡车司机等职业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照护工作者,但后者实际上需要具备更高程度的共情能力、专业耐心以及精准的时间管理技能。目前,欧盟和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正在积极推进照护行业薪资改革。同时,鉴于该行业从业人员中女性比例高达九成,也应着力推动更多男性投身照护服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