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遍布韩国街头的人生四格自助照相馆正在被娃娃机店所取代。近一个月内,几乎每个街区都新开两三家娃娃机店,扩张速度惊人。
随着娃娃机连锁店的兴起,大型娃娃机店人气持续攀升。大型娃娃机店内不仅陈列着数十种玩偶,抓娃娃的玩法更是五花八门,以吸引更多消费者。韩国主要商圈同一街区两侧并列多家娃娃机店,不少消费者辗转于不同店铺之间,只为寻找心仪玩偶或探访“最容易抓中”的娃娃机。然而,这种单一娱乐模式的泛滥,反而削弱了商圈整体的竞争力与多样性。
一项调查显示,青少年娃娃机使用比例高达77%,然而,抓娃娃具备小额、频繁、概率操控可能性等三种赌博特征,成瘾性与变相赌博风险引发社会担忧。
目前,抓娃娃因奖品价值较低,在《游戏产业振兴法》上归类为所有年龄段均可娱乐的活动,尚未规定为赌博行为。然而,业界普遍认为娃娃机具有博彩性,不少人因沉迷游戏而产生严重的心理依赖。
国民力量党议员秦钟午在近日举行的韩国国家赌博管制委员会(NGCC)国政监查会议上指出,抓娃娃并非单纯娱乐,而是操纵消费者心理的概率游戏,具有明显的投机性质。秦钟午特别批评NGCC在自2015年起每年实施的“青少年赌博问题现状调查”中,从去年起删除“抓娃娃”的专项统计。
此外,大部分娃娃机店为无人商店,因此难以对未成年人进行有效管制。每逢放学时段,学校或补习班附近娃娃机店总挤满学生,不少孩子毫不吝惜地将大部分零花钱投入娃娃机。
因此,对于抓娃娃的潜在风险,亟需建立有效监管机制。虽然单次消费金额不高,但反复尝试累积的支出不容小觑。由于“几乎要抓到”的心理刺激,消费者往往在半小时内花费数万韩元。值得注意的是,每台娃娃机均有人为设置的中奖概率,经营者可通过调节娃娃机的机械爪力度、设置随机强力模式等手段控制娃娃抓获率,使抓到娃娃的几率变得极低。
另外,随着娃娃机店在韩国急速扩张,未经过安全认证的仿冒产品流入现象大幅增加。根据行政安全部与关税厅近日向国会企划财政委员会所属共同民主党议员郑日永提交的资料,去年全国新增娃娃机店等青少年游戏提供场所832家,较2023年的287家激增2.9倍,而今年截至目前新增1234家。同期,关税厅在通关过程中查获的仿冒儿童玩具及文具从2023年的752件激增至去年的4414件,增幅高达约487%。
尽管假冒伪劣产品进口量大幅攀升,自2017年起关税厅并未对儿童产品进行专项稽查。然而,针对成年人滥用海外直购贩卖商品的行为,海关自2021年以来每年都开展专项打击。具体来看,儿童用品通关量从2023年的6.3713万件增加至去年的6.7183万件,但同期安全检测数量却从5562件降至4805件。
为营造健康的游戏文化,韩国游戏物管理委员会(GRAC)与韩国Arcade游戏产业协会将于近期针对全国娃娃机店启动联合整治行动。此次行动旨在应对当前娃娃机店数量激增的现状,重点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构建安全有序的游戏环境。
 总而言之,抓娃娃因其潜在博彩性与成瘾性,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学生,男性还是女性,纷纷沉迷于此。为构建健康的娱乐文化,政府出台针对性监管规定势在必行。尽管难以预测这股抓娃娃热潮将持续多久,但在其风靡期间,有关部门亟需通过有效举措最大限度防范成瘾风险。同时,每位消费者也应建立自我约束意识,设定消费限额、及时中止游戏,自律行为同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