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银行(央行)17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受国际油价上涨及韩元兑美元汇率走强影响,韩国进口物价已连续三个月上涨。以韩元为基准,9月进口物价指数(暂定值)为135.43(2020年=100),环比上涨0.2%。
分品类来看,原材料方面,尽管原油价格走高,但受液化天然气(LNG)价格下跌影响,以矿产品为主的价格下降0.2%。中间材料方面,一次金属制品(1.3%)、计算机、电子及光学设备(0.7%)、煤炭及石油产品(1.3%)价格上涨,整体上升0.5%;资本财下降0.2%,消费品微涨0.1%。
央行分析指出,进口物价上涨主要受国际油价和韩元兑美元汇率影响。韩元兑美元汇率从8月平均1389.66韩元升至9月的1391.83韩元,上涨0.2%;同期以月均价计算的迪拜原油价格从每桶69.39美元升至70.01美元,上涨0.9%。
央行经济统计组组长李文熙(音)表示:“迪拜原油价格较上月下降7.3%,但韩元兑美元汇率上升1.7%。油价与汇率走势相反,国内外经济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需要观察月底的数据变化。”
出口方面,9月出口物价指数为129.5,较8月的128.69上升0.6%,已连续三个月上涨。分品类来看,农林水产品上涨0.6%,工业制品以煤炭及石油产品(2.1%)、计算机、电子及光学设备(0.7%)为主上涨0.6%。细分品目中,银锭(12.3%)、精炼铜(3.4%)、柴油(3.3%)、DRAM(2.1%)涨幅明显。
贸易指数方面,9月进口数量指数为124.5、进口金额指数为144.63,同比分别上涨13.7%和7.8%;出口数量指数为137.23、出口金额指数为152,同比分别上涨14.4%和12%。其中,进口数量指数的涨幅创2022年8月(15.7%)以来最高,出口数量指数的增幅也为自去年1月(17.4%)以来最高。
央行表示,进口方面以半导体、计算机周边设备、铝、铜为主,进口量增加;出口方面,半导体出口持续稳定,化学产品和汽车出口量也呈增长态势。
此外,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为95.34,同比增长3.2%,已连续27个月上升。这主要由于进口价格(-5.2%)降幅大于出口价格(-2.1%)。受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与出口数量指数双重上涨影响,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升至130.84,较一年前增长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