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间,韩国“衣食住”价格涨幅高于整体消费者物价,实际物价与民众体感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
韩国经济人协会16日发布的《民生物价上涨因素分析及对策》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4年间,“衣食住”相关物价年均上涨4.6%,高于同期整体消费者物价(2.8%)1.8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住房价格年均上涨5.5%,居首;食品与餐饮物价年均上涨4.6%,其中食品原料上涨5.2%、餐饮服务上涨4%、非酒精饮料上涨3.9%;服装价格年均上涨2.9%。报告指出,“衣食住”物价快速上涨,已加重普通民众的实际生活负担。
分析认为,涨幅高于整体物价的主要原因包括国际能源及农产品价格上涨、高额流通成本及人力成本压力。住房价格中,电费和燃气费涨幅最大,达7%,与原料进口依存度高密切相关。报告指出,新冠疫情及俄乌战争导致2021至2022年天然气价格暴涨,加上汇率上升,能源价格大幅攀升。
供水及住房相关服务价格同样受人工费和电费上涨影响,小区管理费年均增幅达4.3%,自2019年的每平方米2245韩元(约合人民币11元)升至今年的2988韩元,累计涨幅33.1%。
食品与餐饮方面,农产品流通成本及国际农食品价格上涨,是整体物价上升的主要推动因素。运输费和人力成本在消费者价格中的比重从2019年的47.5%升至2023年的49.2%;此外,受气候变化影响,国际粮食期货价格指数自2021年起持续高于120。
服饰类物价自2019年起年均上涨2.9%,呈持续上升趋势。报告分析认为,价格上涨涉及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消费者品牌偏好、库存压力,以及人力与国际运费上涨等多重因素。
针对民生物价波动,报告提出多项政策建议,包括支持服装制造业推动数字化创新,利用人工智能(AI)精准预测需求,实现库存优化与成本控制;建立进口农食品价格国内缓冲机制,提升流通效率;引入节能设施并推动小区联合管理,以减轻居民居住成本。
在住房方面,报告建议以住宅小区为重点,通过引入节能设施替代停车场、升降机等公共区域照明,并通过小区联合管理降低人工费用。食品物价方面,则主张以开放度高的谷物为核心,建立可缓冲进口价格上涨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