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银行(央行)于24日发布的《消费者动向调查》显示,9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110.1,较8月(111.4)下降1.3个百分点。受美国关税政策及国内建筑业景气低迷等因素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在连续六个月保持回升后再度出现回落。
自去年12月前总统尹锡悦宣布实施紧急戒严以来,消费者心理指数在当月大幅下跌12.5个百分点,之后呈持续波动态势。今年4至8月期间,该指数曾连续五个月保持上升,而9月则出现下跌转折。消费者心理指数系综合当前生活状况、生活前景展望、家庭收入展望、消费支出展望、当前经济状况判断及未来经济展望等六项指标计算得出。该指数以100为基准线,高于100表示消费者心理较长期平均水平(2003年至2024年)更为乐观,低于100则相反。
与8月相比,构成消费者心理指数的六项指标中,未来经济展望(97,下降3点)降幅最为明显,当前经济判断(91,下降2点)、生活前景展望(100,下降1点)及消费支出展望(110,下降1点)亦有所下滑,而当前生活状况(96)与家庭收入展望(102)两项指标则维持不变。韩国央行经济心理调查组组长李惠英(音)表示:,建筑业表现疲软以及美方关税谈判尚未达成一致等因素,加剧了市场不确定性,从而拖累整体消费者信心指数表现。
同时,9月房价展望指数为112,环比微升1个百分点。此前,“6·27家庭贷款调控”政策出台后,该指数于7月大幅下跌11个百分点,8月则反弹2个百分点,并已连续两个月保持上升趋势。该指数反映预测一年后房价会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将进一步增加。李惠英指出,尽管8月和9月房价展望指数有所回升,但涨幅有限,且仍远低于6月120的水平,相关政策调控的实际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此外,反映未来一年消费者物价上涨预期的通胀预期值为2.5%,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利率展望指数为93,环比下降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