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先动力电池制造商中国宁德时代(CATL)近日暂停锂矿开采业务,或将为韩国电池材料企业创造新的市场机遇。行业分析指出,若此次开采中断引发锂价持续上涨,韩国电池材料企业的盈利状况有望获得显著改善。
韩国资源信息服务(KOMIS)于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日,碳酸锂价格较前一日上涨2.98%,达每公斤76.10元人民币。回顾今年6月,锂价曾一度跌至每公斤57.7元人民币,创自2021年1月以来四年五个月的最低水平。而进入本月后,锂价已累计上涨11.25%。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此次价格上涨的直接诱因是宁德时代停止在江西省宜春枧下窝矿区的开采活动。该矿区自2022年8月9日获得采矿许可证后持续运营,但在本月9日许可证到期后未能获得延续。包括配套冶炼设施在内,该矿区碳酸锂年产量高达12万吨,约占中国国内总产量的12.5%,全球总产量的3%。
除宁德时代外,中国政府于上月17日还责令藏格矿业暂停锂资源开采作业。这一系列政策调整若持续或将推高锂价,预计将对POSCO Future M、EcoPro BM、L&F等韩国主要电池材料企业第三季度业绩产生积极影响。这是由于电池材料企业的产品定价通常与锂等关键原材料市场价格挂钩,当矿石采购成本相对降低而产品销售单价提升时,企业的利润空间将随之扩大。中国政府近期明显加强对锂资源生产的管控力度,行业发展前景更趋乐观。
韩国投资证券研究员金艺林(音)分析指出:“中国政府正在推进采矿许可制度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明确释放出抑制行业过剩产能的政策信号。在锂价上涨预期下,整车制造商(OEM)和电池电芯厂商可能会提前启动采购计划,将进一步提振市场需求。”
韩国电池材料行业对市场变化持乐观态度。去年该行业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原材料价格持续低迷。一家电池材料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业绩下滑的主要因素是矿物价格走低。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原材料价格的合理回升并非不利因素,反而对改善盈利能力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