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店曾是出国旅游的“必经之地”,但受新冠疫情冲击、内需疲软和消费方式转变等影响,韩国免税店行业已失去了往日的繁荣。
自下月起,韩国政府将对中国团体游客实行免签入境政策。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免税店行业将此视为业绩复苏的重要机遇。然而,免税店行业能否重现往日繁荣,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免税店行业是对中国游客依赖度最高的行业,中国游客不仅人数众多,且人均消费水平远高于其他国家游客。尤其团体游客往往比自由行游客消费额更高,因此免税店行业纷纷展开“迎客战”。
不过,有分析指出,中国经济持续疲软可能导致游客购买力不及以往,并且相较于过去在免税店大量购物,当前访韩外籍游客更倾向前往圣水洞、弘大等特色商圈消费,免税店能否在此政策中受益仍存变数。
笔者认为,这一消费趋势转变的核心在于年轻消费者的购物偏好发生根本性变化。相比免税店传统的贴身式服务,他们更青睐保持适度距离的无干扰购物体验。因此,越来越多年轻外籍游客倾向于在主要商圈购物后直接办理退税,而非选择免税店。
尤其是韩国健康美妆集合店欧利芙洋(Olive Young)的成功案例颇具启发意义。很大程度上其零干扰自主购物模式让消费者摆脱了传统零售中店员过度关注带来的压迫感,这恰恰击中了当前韩国免税店与百货商场普遍存在的服务痛点。
展望未来,中国团体游客免签政策无疑为韩国免税店行业带来重要复苏机遇,但挑战与机遇并存。要重现昔日辉煌,免税店行业必须推进服务模式变革。为此,免税店行业既要引入零干扰服务模式,优化购物体验,也要加强本土特色产品开发,并通过快闪店等营销方式增强品牌吸引力。
上月18日,在韩际新世界免税店明洞店K-Culture综合购物空间,外籍游客正参观焕然一新的购物区。 【图片来源 韩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