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间,明洞商圈一度陷入沉寂。随着赴韩游客数量的激增,如今已重现昔日作为首尔繁华商业区的辉煌。然而,明洞小吃街的无序扩张,或成该商圈持续繁华的一大隐患。
得益于外籍游客对明洞的青睐,众多美妆与时尚品牌纷纷进驻明洞,加之大创(Daiso)、欧利芙洋(Olive Young)、“Musinsa Standard”等门店,购物氛围愈加浓厚。其中,希杰欧利芙洋日前表示,今年上半年其线下门店的外籍顾客营收占比达26.4%,首次突破25%。
明洞小吃街因其丰富的小吃种类与浓郁的街头氛围广受外籍游客喜爱,小吃街汇聚了棉花糖冰淇淋、炒年糕、炸椰子虾、烤奶酪等多种特色小吃。然而,这些小吃整体性价比并不高,笔者认为若非受旅游氛围影响,大多数游客在日常消费中并不会经常购买。
这些摊位密集分布于明洞主街两侧,不仅严重挤占了公共空间,更使得原本宽敞的街道显得异常逼仄。如此高密度的商业布局,在突发事故发生时必将严重阻碍人流疏散。此外,不少摊位使用明火与高温油炸设备,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尽管外籍游客对品尝地道街头美食充满热情,但当前摊位的食品安全标准和卫生状况仍有待提升,以确保游客的饮食安全。
从实际体验来看,明洞商圈与圣水、弘大及汝矣岛等热门商圈相比,快闪活动数量明显偏少。笔者认为,这种差异源于大量固定摊位挤占了开展各类快闪活动所需的场地空间。
明洞小吃街的诸多隐患不仅影响商圈整体购物体验,也削弱了其对韩国本地年轻人的吸引力。MZ世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者)尤其重视“体验式消费”,因此快闪店已成为这一群体消费的必经之地。
不过,明洞小吃街为商圈增添了不少烟火气,也确实吸引了众多外籍游客。然而,笔者认为,干净整洁的街道环境、严格的秩序管控、合理的摊位数量与价格或将成为明洞商圈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不能在热闹与秩序之间找到平衡,明洞或将再度陷入短暂的繁荣之后的“二次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