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洲文化交流持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一场跨越国界的艺术对话于本月20日至23日在日本大阪国际会议中心展开。由韩国造型艺术博览会“PLAS”与日本当代艺术平台“Study”联合主办的“Study x PLAS Asia Art Fair”,以“亚洲当代艺术的交汇与扩张”为主题,呈现出一场跨越形式与国界的文化实验。
笔者有幸前往大阪,亲身参与这一艺术盛会。在展会现场,来自韩国、日本、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的艺术工作者、画廊代表、策展人齐聚一堂。虽然此次活动由韩日两国主办,但其视野与参与度早已突破双边合作的范畴,展现出亚洲当代艺术正逐步迈向多边互联、多元共振的新阶段。
展览内容形式多样,涵盖绘画、装置、影像等多种媒介形式。不论是韩日艺术家共同参与的“特别展”,还是聚焦艺术与自我、记忆、社会关系之间联动的个展项目,都体现出亚洲艺术界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与个体视角的积极表达。这种策展方式不再拘泥于宏大叙事,而是以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视觉语言,回应当下社会语境中流动的身份与文化结构。
在与多国参展者的交流中,笔者切实感受到一种真实而自然的“亚洲共鸣”正在悄然形成。这并非源于官方话语或刻意推动,而是在一个个展位、一场场交流中自发凝聚的文化共识。
因此,这类艺术平台的意义不仅在于作品的展示与交易,更在于“交流”本身所激发的可能性。在全球文化格局日益多元的当下,亚洲艺术界亟需建构自身的话语体系,而“Study x PLAS Asia Art Fair”正是汇聚声音、激发联结的重要起点。
离开展馆时,展厅入口依然人流不息。观众中既有专业藏家,也有普通市民,甚至还有年幼的孩子专注地驻足于某件装置作品前。那一刻,笔者不禁思考:或许,当艺术真正走进日常,它便拥有了触动人心、激发思考的力量,而这,正是它最真实的价值所在。
“Study x PLAS Asia Art Fair”现场【摄影 记者 傅璐瑶】